振水而御宇
達道天下
探秘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的特性及其工藝過程據資料,農村污水處理設備根據反應所需的不同條件將不同的處理單元進行合理的分配,具有結構緊湊、占地省,操作簡單、維護管理容易的特點,同時可以減低基建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此外該設備集有機物降解和脫氮除磷功能于一體,提升脫氮除磷效率的基礎上保障良好的出水水質。 該設備整體采用高位進水低位控制出水的方式,通過控制出水,為每個池體預留出0.3m的高,較高部分可作為大水量條件下的蓄水區域,小水量條件下可通過出水控制與兼氧池的交替運行保障系統連續運行,同時盡可能保持停留時間。設備設置了分流進水管道,進水經分流管道分配后可分別進入厭氧池和前置缺氧池。 其中,蓄水桶可以容納一些生活污水,對農村的水質和水量變化起到一些調節作用。污水先是進入到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的厭氧池,與經過反硝化脫氮的高濃度回流污泥混合,聚磷菌利用原污水中的VFAs為碳源將細胞中的聚磷水解為正磷酸鹽釋放到環境中,并獲取能量,合成貯能物質聚β-羥基丁酸鹽(PHB)等。 厭氧條件下,難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被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缺氧池中發生反硝化反應,含較多硝酸鹽的混合液由好氧池提供。混合液進入好氧池進行有機物的降解、硝化及好氧吸磷過程。好氧池出水進入兼氧池1或2。兩組兼氧池交替運行,達到調蓄水量的目的。一個兼氧池處于反應過程,另一個處于沉淀出水過程。處于反應狀態的兼氧池依次完成缺氧攪拌、好氧曝氣和預沉淀。 在攪拌和曝氣階段混合液通過氣提進入污泥濃縮池,濃縮池底部設斜板,起到導流沉淀的作用,增進濃縮池的濃縮效率。沉淀后的污泥進入前置缺氧池發生反硝化反應,規避污泥中攜帶的硝態氮對厭氧池釋磷造成影響。沉淀出水階段的兼氧池中的上清液經出水槽排入二沉池中沉淀后排出農村污水處理設備。 |